便秘---林倉祺

2015.02.17


每個人對便秘的認知都不相同,通常是指解便需要非常費力或排便次數減少,但也有一些人認為糞便硬或糞便量變少即為便秘,其他如解便困難、解便不完全或需借助藥物方能解便也被認為是便秘。

 

事實上排便次數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來定義甚麼是正常的,可以從一天三次到一週三次,甚至有人是每週一至兩次,也會造成任何不適。排便的習慣是深受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,每天的建議纖維攝取量是2530公克,而適度的運動也對排便會有幫忙

 

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皆會經歷便秘,短暫的便秘是正常的。沒有每天排便並不必然造成體內毒素堆積,但是錯誤的觀念常造成瀉劑或緩瀉劑的誤用或濫用。

 

原因:

 

便秘是各種不同的因素加成引起,包括水分及纖維攝取不足、缺少運動或外在環境的影響旅遊、懷孕和改變飲食習慣會加重便秘,反覆憋便也會導致便秘及排便困難

 

其中最嚴重的腫瘤阻塞也會造成便秘,因此持續便秘一定得看醫師。其他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問題也會影響,例如巴金森氏症、甲狀腺疾患及糖尿病

 

藥物會引起便秘?

 

有許多藥物會引起便秘,包括止痛劑、精神科用藥、高血壓用藥及胃藥感冒藥等等。所以在開始使用新的藥物前請與你的醫師討論。

 

便秘是否要看醫師?

 

大部分便秘的原因都不嚴重。但是偶而便秘是大腸癌的早期症候,所以持續大便習慣改變三週以上,務必看醫師;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改變(如果有解完又有解不乾淨的感覺,要解又解不出來)。另外如果大便中有血,更是應立即就醫。

 

如何診斷便秘?

 

便秘有許多可能原因,重點是找出原因並針對原因治療。反覆使用瀉劑可能一開始會有幫助,但是並非治本之道而且常常造成日後對瀉藥的依賴性。因此醫師會希望用一些方法來檢查腸道;首先作肛門及直腸的檢查,因為既簡單又鮮少痛苦。至於腸道就需要大腸鏡檢或大腸鋇劑攝影,這可以發現息肉、腸癌或大腸憩室等會引起便秘的原因,一旦有這些診斷,就可以針對原因治療。

 

其他還有一些檢查可以來幫忙,例如直腸肛門生理檢查、動態排便攝影,用來偵測直腸肛門肌肉協調;標記攝影用來評估腸道蠕動情形。

 

雖然有這些檢查,但是還是有許多便秘患者是找不出原因,只能歸類為不明原因。

 

如何治療便秘?

 

大部分的便秘患者可以經由一些極為簡單的方法獲得改善。首先均衡飲食和增進纖維質的攝取會促進正常腸道功能。增加纖維攝取,足夠的飲水皆可軟化糞便。適度的運動也有幫助。

 

高纖飲食除了可以緩解便秘外,還可以降低膽固醇,減少大腸息肉或大腸癌及避免痔瘡發作。但是纖維的補充,有時是需要一段時間才看得到效果。瀉劑是可以快速達到效果,但是長期使用瀉劑,會弱化大腸功能,所以雖然可以快速有效,並不建議長期使用。

 

生活型態的改變是會有幫忙;偶而生理回饋訓練,也可以恢復肛門肌肉的協調。只有很少數患者,開刀會有效治療便秘。因此你應該與你的醫師商量討論以尋求最佳治療方法。